2020年5月3日 星期日

北京故宮博物院 - 紫禁城篇

去年的8月,我同太太去北京玩了五天。當中,最大的誘因就是北京的《故宮》。雖然,《故宮》、《 紫禁城》並不是第一次去,但過往的拜訪,都是跟旅行團,走馬看花。這一次,預了一整天的時間,我們決意翻轉整個《 紫禁城》來行。

由於《故宮》太多野睇,所以我要分三篇來介紹,第一,是古蹟遊;第二,是專題介紹鐘錶館內的一切;第三,是《故宮》內,珍品館及其他展覽館的國寶級珍藏。而第四的一篇,會轉移到台北的《故宮博物院》延續《故宮》的國寶珍藏。

那天,一早就出門了,我們在上午 9 時正,就到達天安門廣場,進行入場的安檢了。


入《故宮》,最好預先在網上購票,因為在場是沒有正式售票處的。最多,會有一個小亭協助大家在網上購票。但,只可以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

在香港,除了登入官網購票之外,也可以透過攜程網站預訂。一般,是可以提早10天預訂的,而且購票是實名制,亦沒有紙質門票的。我們入場時,給票務員 scan 完回鄉證,就有晒我們的入場資料了。

天安門廣場,是《故宮》的正門,所有入宮的人都要由天安門廣場進入,於後門「神武門」出宮。所以,一大清早,我們就先乘地鐵到天安門東站,準備 "入宮" 的程序。



一出地鐵站,就是長安大街的正門。早上,準備入宮的人已經很多,但未達到所謂入場高鋒時間的那麼多人。我們就在此,拍拍天安門廣場周的邊的地標性建築了。不理會什麼政治因素了,純以遊客身份來看看這地方,古代同現代兩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辦事的地方。




行入「天安門」了,第一步就是驗票 + 安檢。過了該驗票加安檢亭之後,大家就可以慢慢地行近毛澤東畫像底下的通道。




穿過那狹小的城門通通,在我們面前的,是「端門」。在這兒,我們仍未正式進入《紫禁城》的。而「端門」城樓在明清兩朝主要用於存放皇帝儀仗用品。



穿過了「端門」,就是著名的「午門」了。小說、電影及電視劇都常說,"推出午門斬首"。其實「午門」過去是頒發皇帝詔書之處。明朝皇帝處罰大臣的「廷杖」也是在「午門」前舉行。但,作為斬首的邢場,就沒有史實資料供後人參考過,所以,歷史學家都說,"推出午門斬首" 此事,並不符合史實。



在「午門」前,我們進行了最後的一道安檢。需要語音導讀器的,也要在此租用。不過,如果大家有微信,可以 download 《故宮》的小程式,內有一個互動地圖,guide you through。

穿過了「午門」,我們終於入宮了,但面前的,是《紫禁城》的第四道門,「太和門」。這是《紫禁城》內最大的宮門,也是紫禁城外朝宮殿的正門。明朝時,「太和門」是「禦門聽政」之處,皇帝在太和門接受臣下朝拜及上奏,頒布詔令,處理政事。



過了「太和門」,面前的,就是《紫禁城》內最高的建築,開間最多、進深最大和屋頂最高,堪稱中華第一殿的「太和殿」。這兒也是皇帝登基、冊立皇后等大典時所用的宮殿。





殿內皇坐上的匾額「建極綏猷」,是乾隆帝御題的。「建極綏猷」中的「綏」就是平定、安撫的意思;而「猷」即是指是指功績、功業。四字一起就是「建立朝政、坐穩皇位,君臨天下,一定要安撫海內百姓,創萬世功業」的意思。



參觀完「太和殿」,就是「中和殿」。當時,人潮已經很多了,我只顧沖過去看皇座。這中和殿的作用,也就是皇帝去「太和殿」出席典禮時作一個小休及最後準備的地方。乾隆帝御題「允執厥中」匾額,是出自《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在《故宮》內,有許多的地方可以供遊客坐的地方,也可以說是到處都有。我們行走了半天,需要休息了。我們先找個地方坐坐,再去尋找一家合適的餐廳,先吃個午飯。



午飯後,我們便前往參觀另行付費的兩個館,「珍寶館」同「鐘錶館」。(我會另文介紹),而就在這兩個館的門前,就是著名的「九龍壁」。設於「寧壽宮」「皇極門」前,建於乾隆三十八年的九龍壁,是中國現存的四個古代琉璃「九龍壁」的其中一個。而「寧壽宮」,相當於乾隆帝成為太上皇後,的四合院居所,所以需要建一座「影壁」來擋風聚氣,因此「九龍壁」誕生了。

「九條龍」,中間那條叫「正龍」,黃色琉璃瓦建造,代表皇帝自己;而它兩側各色不同的龍叫「升龍」和「降龍」,代表着八旗子弟。



在「九龍壁」回頭,就是「寧壽宮」的「寧壽門」。雍正丶乾隆年間,寧壽宮為康熙帝后妃的住處,乾隆晚年,將前殿改建成「皇極殿」,以作為乾隆帝成為太上皇後,臨朝受賀的場所。



「寧壽宮」區域內,最大的宮殿,就是「皇極殿」。同樣,設有皇座,是太上皇的寶座。當中的匾額「仁德大隆」,是出自慈禧太后的手筆。因為慈禧太后也在此居住了19年。(然而,建宮的乾隆太上皇,只當這兒是行宮,並沒有居住在內。)





「養性殿」,為寧壽宮後寢主體建築之一。這是仿內廷「養心殿」興建,但體量略小。這可以說是「寧壽宮」,太上皇用膳的地方,在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居住在「樂壽堂」時,曾經在養性殿東暖閣進早膳、晚膳。



「閱是樓」及面對的「暢音閣」,是清宮觀戲場所。建於乾隆三十七年。「閱是樓」是皇帝、后妃、皇子等人觀戲之處,廂廊則是王公大臣陪觀之處。「暢音閣」是紫禁城內最大的一座戲台。




「樂壽堂」,是真真正正皇室人員居住的地方。乾隆帝以樂壽堂為退位成為太上皇之後的寢宮。到了光緒二十年,慈禧太后在「樂壽堂」居住,以「樂壽堂」西暖閣作為寢室。

這也是乾隆帝悠閒閱讀的地方,此宮內有一個「大禹治水圖玉山」,一直陳設於樂壽堂北部大廳。「樂壽堂」匾,也是乾隆帝題的。「與和氣游」匾,說明皇帝的恩德要像祥瑞的風和氣一樣無處不在,體現皇恩之浩蕩。











「頤和軒」,原為亁隆帝歸政後憩息之所。軒內沒什麼的,但中間有一張椅子,而椅子上的一個「太和充滿」匾 ,是乾隆帝題字的。




「頤和軒」後,就是一個以光緒帝的珍妃來命名的「珍妃井」。當年,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帝決定西逃。臨行前,慈禧太后將幽禁在景祺閣北小院的珍妃召到頤和軒,命太監崔玉貴等人將珍妃推入貞順門內的這口井中溺死,該井因而得名「珍妃井」。

一直至光緒二十七年,光緒返回北京,珍妃被追封為貴妃,珍妃的家人才獲准將珍妃的屍體從該井中打撈出來。清朝宣統帝遜位之後,重新製作了此井的井口,不再使用。亦因為這樣,所有遊客都感奇怪,這麼小的井,怎能把珍妃塞入去。




「珍妃井」之後,也就是《 紫禁城》的後門,我們就沿那兩邊都是紅色牆的通道走回宮中。這通道,常在電影及電視劇中出現,可以說是宮中下人出出入入的地方。我們來時,電視劇「延禧攻略」剛播畢不久,我同太太笑說,每一次魏瓔珞被人打,就是這一個地方。




這一個紅色走廊的其中一個出口,就是因為「延禧攻略」的播映而人氣急升的「延禧宮」。這是《 紫禁城》內廷東六宮之一。明朝永樂十八年建成,清朝更名為「延禧宮」。明朝、清朝,「延禧宮」均為妃嬪所居,清朝道光帝的恬嬪、成貴人曾在延禧宮居住。

原有的宮殿早被不同時期的火災燒毀了。直至宣統元年才開始復建「延禧宮」,不過,在「延禧宮」正殿原址動工興建的,是一座三層西洋式建築「水殿」,俗稱「水晶宮」。可是,由於國庫空虛,水晶宮直到宣統三年冬尚未完工,隨後因為清朝滅亡而被迫停建。所以,是一座未建成的宮殿。





外朝三大殿的最後一個殿,叫做「保和殿」。在明朝的時候,舉行大典前,皇帝經常在此更衣。到了清朝,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在此賜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賜額駙之父、有官職家屬宴。此外,在清朝初年,後三宮修復前,順治帝、康熙帝曾在此居住。到了乾隆五十四年,「保和殿」成為每科殿試的固定場所。

行到了這一處,我已經擠不入去影皇座了,用盡了相機的 zoom 功能,盡力一拍吧。

參觀完東邊的宮殿,我們就直接行去西邊,參觀「壽康宮」。「壽康宮」是清朝歷代太皇太后、皇太后居所,太妃、太嬪也隨居於此。皇帝每隔兩三日便來此行問安禮。

此「壽康宮」以宮廷原狀陳列,正殿及後殿(寢殿)內部按照清宮原有陳設布置,展示崇慶皇太后的萬壽慶典和生活場景。










之後參觀的,是「軍機處」。雍正八年正式設立,以張廷玉、蔣廷錫、馬爾賽入值辦理一切緊急軍務。

「軍機處」實際上是皇帝的秘書機構,軍機大臣職責是向皇帝提出建議,執行皇帝的政策,決策權完全在皇帝身上。因此軍機處並不是中央的最高行政機關,充其量只能說是皇帝用作行使權力的執行機關。




我們回到中軸線的主要建築群了。這一次,我們進入歷代帝皇的寢宮「乾清宮」。「乾清宮」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明朝,自永樂帝至崇禎帝共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

清朝順治前期為后妃居所。順治十三年重修後,作為皇帝寢宮,但順治十七年三月放棄使用。康熙時期,又恢復成為皇帝寢宮。到雍正帝移住「養心殿後」,乾清宮即改作皇帝召見廷臣、處理政務、批閱奏章、接見外藩屬國陪臣、歲時受賀、舉辦宴筵的場所。

皇座上方的「正大光明」匾,最初是順治帝手書,目前的版本是乾隆帝臨摹 (仿製) 的。




這「交泰殿」是在明朝嘉靖年間以前建成的,作為退朝燕息之殿。「交泰殿」也是皇后千秋節(皇后生日)受慶賀禮之所,千秋節當天,慶典活動會在交泰殿舉行,皇貴妃、貴妃、妃、嬪、公主、福晉、命婦等都要前來交泰殿祝賀,向皇后行六肅三跪三叩禮。然後皇子再向皇后行禮。






不知是什麼原因,我們感覺是日行夠了,感覺到,一日之內,絕對唔夠時間去拜訪所有的宮殿及看畢所有的展覽。參觀完「交泰殿」之後,我們就直接去到「御花園」。簡單地參觀一下次後,就準備 "出宮" 了。



"出宮",就要在「神武門」出。「神武門」上的「故宮博物院」為郭沫若所題。明朝時期,稱為「玄武門」,清朝康熙年間,避康熙帝玄燁諱而改名「神武門」。神武門是宮中出入的重要門禁,皇后祭先蠶,清朝選秀女,迎妃嬪入宮等活動,都走神武門。其中,帝後走神武門的中央正門,官吏、妃嬪、侍衛、太監、工匠等走神武門的兩側門洞。1924年,遜帝溥儀被逐出宮,都是經神武門離開。



一出「神武門」,我們就望見「景山公園」。不過,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並沒有登山了。在「神武門」,就是一個大型的公交車站,因為那邊仍未有地鐵站,要離開《故宮》就又等巴士了。



花了大半天的時間,行到雙腳也再沒有力氣了。雖然,未能夠一一拜訪所有已開放的地方,但我們算是行了 70% 的《故宮》,已經是心滿意足了。美妙的皇宮,精彩的展品,嘆為觀止的明、清文物,看多幾次,看多好多次,都可以。

下一篇,會集中說一說,《故宮》的珍藏。

景點名稱:北京故宮博物院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
網址:https://www.dpm.org.cn/Home.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