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夠鑊氣,固然味中有味 - 荔枝角道《味中味餐廳》

是日,約好了友人在太子共進午餐,可是,目標的餐廳原來星期一定休。再行遠少少找另一家型格咖啡店,又遇上了 private party,不開門。結果,我們決定繼續行,求其簡單一餐,志在吹水閒聊。

說求其,由食友帶路的,總不會太求其。我們在荔枝角道行,到了這一間名叫《味中味餐廳》的地方停下來,說,就是這一間。是一名已移民加拿大的食友推介過的。我一聽是他介紹的,對這一間帶點殘破感的茶仔更加有信心。


2016年7月29日 星期五

Isono 與 Birds & Bubbles crossover 的紐約炸雞

好多餐廳,週不時會邀請 guest chef 來客寸一後時期,為餐廳搞搞新意思及一個全新的飲食概念給顧客們。這一次,我來到了位於《元創坊》內的西班牙餐廳《Isono》,來一試他們與來自 New York 的《Birds & Bubbles》,兩間餐廳 crossover 的一個 set lunch。是一個以炸雞配香檳的主題午餐。



這一個月的主題叫《Birds & Bubbles》,顧名思義,整個月的主題菜式,都是由來自紐約,由《Birds & Bubbles》的廚師包辦。


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

九龍城 ‧ 石屋家園 ‧ 石屋咖啡冰室

上次介紹了一個位於大埔的保育加飲食項目,感覺上非常之有心思。這一天,根據一些媒體報導,也看過已來過的朋友在 facebook 上的照片,讓我知道位於九龍城某處,也有一個把富有歷史性的舊建築保育及改變用途的地方。這一個就是位於民生書院附近,美東邨對面的一個名叫《石屋家園》的地方,而在內,有一個歷史文物展覽館以及一間 cafe,名字叫《石屋咖啡冰室》。


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素自助 ‧ 紅芒果 - 荃灣 《Red Mango》

香港的素食店,越來越多,而且有不少都朝素食自助餐這一個方向來做一個大眾化,務求大家來到,食素食到飽的福地。

在荃灣的悅來商場,有一間名叫《Red Mango》的餐廳,主打的,就是素食的自助餐。我們就在家庭大聚會的一天來品味這店,志在不用想要點什麼,吃什麼。


2016年7月23日 星期六

大埔上海麵的傳奇 - 世記上海麵

在大埔,一提起說去銜市食上海麵,識路的人都知道,街市上有兩個選擇,一家《東記》、一家《世記》。因為慣常的坐位問題,因為由細到大都以《東記》為首選的問題,所以我每一次來大埔墟街市,食黎食去都係呢一間。

為何是坐位問題呢? 因為有時,你坐得離該檔口地頭比較遠的地方,他們不會願意送餐過去你坐的地方,要你外賣。平常因為太太喜歡食《發記》的原因,《東記》就在後面,所以我十次上去,十次都係食《東記》。

是日,因為之前的火警令《發記》不能營業,我同太太就移師別的茶檔飲食。而這一次我又想起上海麵了,而地利上,這一次終於近《世記》,我終於可以再一次比較一下,《世記》同《東記》,的分別了。


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

《老爹》歸來馬鞍山 (Daddy's Kitchen)

馬鞍山是美食荒食,全香港各大小網站都係咁講。當然,包括了自身居民組織的 facebook 群組都係咁講。之後,收到將軍澳群組的挑機,但因為有坑口村同將軍澳站的酒店,馬鞍山完美的 KO,真正成為了美食荒食的大贏家。

不過,點荒都好,總有好食及值得去食的地方。有好多人說,當然有,連鎖店吖嘛。係,好多有質素的連鎖食肆,馬鞍山都有。不過,日日食連鎖店,好悶下播.....

然而,前陣子,馬鞍山居民收到了一個天大的喜訊,就是一間美味的非連鎖食店重返馬鞍山市中心,而這就是幾乎日日都排長龍,以前在商場內,而家搬了落地舖的《老爹茶居》(Daddy's Kitchen)。


2016年7月21日 星期四

花蓮的冠軍鳳梨酥 - 鳳梨灣

每一次去台灣,一定一定要帶點手信(伴手禮)回香港,家人朋友損友益友們,才會開心同繼續當你神咁拜。而來台,十個有十個朋友都會要求我們帶回來的,不再是三明治了,而是返璞歸真的鳳梨酥。

而是次的台灣行,我們沒有出現在西門町一帶,也奇怪地,我們沒有在細心在地下街找。在台北,除了車站微風賣的天價產品之外,我們並沒有找到別的。派街坊的鳳梨酥,我們只好在機場的伴手禮店買。不過,總會留返最靚既給自己享用,而這一個就是我們在花蓮逛手信時,找到的得獎鳳梨酥,店舖名字叫《鳳梨灣》。


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Gochiso - 和民和風的地中海美食

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地道美食,若是被帶到去別的國家及地方,總會有一些小轉變。像我們生活的香港,西餐早已經變化為香港特式的豉油西餐廳同茶餐廳。更我們香港人更把英國人的奶茶,加入了中國的元素同中國人喜歡的口味,變成了世界知名的絲襪奶茶。

然而,日本人也是一樣。和風洋食,日式西餐廳。這兩種日本同外國食品的 crossover 大家聽得多。而是日,我來到了銅鑼灣的皇室堡商場,來到這一間由《和民》引入的日式洋食概念餐廳《Gochiso》,主打的,是日本和食同地中海菜式的 crossover。


2016年7月19日 星期二

漫遊西雅圖的《Pike Place Market》

說西雅圖曼矚目的景點,當然是 Space Needle (大空針) 啦,但要說西雅圖最具人氣的景點,不得不說是本地人同遊客都喜歡來,10個有11個旅遊節目都會介紹的《Pike Place Market》。

12月的美國行,我們在第二日的行程就來到了,只不過,當晚是因為出來西雅圖唐人街宵夜,《Pike Place Market》純屬路過。不過,我們也稍作停留,率先來一個夜遊《Pike Place Market》。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食在淺水 - 美國 style 的《Hotshot》

以前去淺水灣,真的只是為了去沙灘,去游泳。今時今日去淺水灣,主要見的都係去沙灘,去游泳。不過,我咁多年冇去過淺水灣,有沒有出現了大分別呢?

在我的角度上,是有的,因為我真係太耐冇黎過淺水灣啦,就在沙灘的馬路邊,有一個可以供人擺結婚酒的場地。而另一邊,人氣人流多一點的一邊沙灘,該處,位於馬路旁的,也是一座建築物,該棟建築物是一座兩至三層高的商場,而在商場的地下,面對著海灘的一列店舖,有好多都係酒吧食肆。我來時時正中午,就看中了當中最特別的酒吧食肆,一間好美國感覺的食肆,叫做《Hotshot》。


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誓不低頭咖啡店 - 銅鑼灣《Heads Up Cafe》

以前用手機,真的是為了打電話,頂多在太無聊的時候,開部機黎玩為食蛇。現在用手機,打電話的少了,用來 whatsapp,facebook,打機,聽歌,影相,已經係一機搞掂晒。亦因為這樣,令到今時今日的大部份手機使用者,坐車篤篤篤,食飯篤篤篤、返到屋企都篤篤篤,人人都對著手機溝通,少了 face to face 既 communication,變成了 face to facebook 既 communication。

有見及此,好多餐廳食肆都主張食客們放下手機,要求客人們增強人與人的溝通。我在日本遇見過這樣的餐廳,而且是連鎖的洋食店。

近日,我在某樓上 cafe 的搬遷啟示,發現該址會開另一間有特色的樓上 cafe,主題是用餐時不能使用手機。而在一個無所事事的中午,我隻身來了,這一間叫《抬頭族》(Heads Up Cafe) 的咖啡小店。


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後《豚王》時代

香港,是什麼時間開始拉麵熱潮的呢? 具體的時間表我已經不能確定。我只記得,當年為了跟風吃一碗《豚王》拉麵,一個人走去中環的和安里,為一碗正宗的日本拉麵,排上個多小時的隊。

當年的《豚王》,店子只有幾個位,拉麵亦由日本來的師傅負責製作,很日本的風味。

然而,事隔多年,《豚王》不再是和安里的小店,中環的店早已遷至威靈頓街。而且,《豚王》在香港已經有4間分店,在澳門一間,在上海也有一間,已經變成了一個小型的國際集團。而是日,我的加班晚餐,想起食拉麵,想寫一個後《豚王》時代的文章,於是,使隻身走來了。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南三藩市的機場酒店 - Hotel Focus SFO

當日我們去 plan 三藩市之行時,住宿的安排是一個令我們好頭痛的問題,因為我們要安置自駕遊的汽車。在三藩市市區內,好多酒店都好貴,就算有停車場,收費都不便宜。當時,我只懂把目標轉去橋對面,勇士主場所在的城市 Oakland。不過,對面岸的酒店也不便宜,而且是 Oakland 的市中心區,也是市中心,而且來回要過橋,不化算。

之後,由熟熟地地方的 Brother-in-Law 給意見,我們把目標轉移都三藩市南部的衛星城市。細心找,我們在一個名叫 South San Francisco 的城市,也是三藩市機場的所在地,找到這一間有 car park 的酒店,名字叫《Hotel Focus SFO》。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我好鐘意食印度咖喱 - 銅鑼灣《Shalimar Indian Cuisine》(沙士亞印度美食)

我好鐘意食印度咖喱,這是一個不可抗力的事實。不過,正確一點來說,我最喜歡的,是巴基斯坦咖喱。原因,也要說回我在英國生活的年代,無論在 Manchester 或是在 Birmingham,或是在我居住處附近的 town 仔,出外飲食的話,除唐餐之外,咖喱可以說是我們的次選。若是我要在埠仔食野,咖喱,的多時都會是我同一班親戚的飲食首選。

近排,我們的銅鑼灣工友組時常說要來一個咖喱午餐會,喜歡食咖喱的我,心目中當然知道邊幾間好食,值得食。而《沙士亞》這一個名字,我由大埔聽到出銅鑼灣的名宇。


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杜倫先生 - 即叫即手握的花蓮麻糬

來台灣旅遊,吃小食及買伴手禮,是一個必做的環節,有時候,更加是到達某一個地區的主要目的。尤其是來到花東一帶,地道的小食,地道的伴手禮,時常有一種感覺就是,唔買,唔食,對唔住自己。

是日來到花蓮,其中一個重要的節目,就是要買伴手禮,也即是手信。而我們就在逛手信的期間,發現了一間好可愛的伴手禮店,名字叫《杜倫先生》,而此店賣的,是花蓮 style 的麻糬。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拱北下午隨便食 - 天天樂餐廳

去旅行食的每一餐,無論好與壞,我都會一一的作記錄。這一次,我身在珠海的拱北,行完超市,準備找地方午飯,可是呢,我們發現不到酒樓這東東,於是,我同太太就周圍找找有沒有合大家心意及胃口的食肆,畢竟,我沒有事先在香港做定功課啊....

我們在華潤萬家走出來,往一條車來車往的橫街轉入去,我們一見港式的茶餐廳就去拜訪一下,最重要都係研究一下有沒有啱太太茹素的地方,而最後的結果,我們找到了這一家名叫《天天樂餐廳》的地方,簡單地食過午餐。


2016年7月6日 星期三

街市一碗好牛雜 - 彩明邨《榮基牛雜粉麵》

網上有人說,馬鞍山是美食荒地,將軍澳的網民就大叫,我們這邊咪又一樣係美食荒地!! 的確,將軍澳又的確沒有什麼令人可以大叫非常吸引,一定要來品味的美食。不過,以整個社區來說,坑口村的特色食肆,填補了沒有美食的這一個惡號。

除坑口,及比較早發展的寶琳之外,其他的地區,的確只有連鎖店的飲食網絡,像調景嶺這一個我經常有機會來到轉車的生活小區,我經過細心的巡視,我真的可以說,這兒真係冇乜野好食。

然而,喜歡尋找隠世的味道的我是不會放棄的,在調景嶺,我仲有一個隱蔽地方未去的,那就是彩明邨的街市,而在街市內,我找到這一檔《榮基牛雜粉麵》,小食店吊著的牛雜,把我吸引住了。


2016年7月5日 星期二

老香港島的老味道 - 鰂魚涌《炳記小廚》

香港,有好多好多食肆都素有歷史性,有好多好多的街坊老店,真係只有街坊及識食老饗才會知道他們的存在的。

這一天,由一班好友帶領,我們一行十個人左右,來到了鰂魚涌站附近的麗池花園大廈,一齊拜訪一間老牌小菜館,名字叫《炳記小廚》。


2016年7月4日 星期一

平日西貢的午間《Cava》

假日的西貢,我可以說,吃買玩都貴。而且人多多,作為西貢居民的我,叫我於週未出去西貢市,我可以說是 no way。所以,我其實是鮮有機會留在西貢飲飲食食的。

這一天,因為要處理一些家事而請了半天的假,事情辦好之後,順道來接小孩放學,也順便留在西貢,一家人吃一個簡單的午餐。

本來的目標是茶餐廳,但大家都想試一試別的,試一些未去過又夠抵食的餐廳,我周圍行了一圈,看見這一家名叫《Cava》的酒吧餐廳可以做到素食,也有像樣的兒童餐。於是,就叫太太及兒子來這裡,來一個 family lunch。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細說 Chinatown 2 (美加西岸篇)

多年前的一篇唐人街說過,唐人街是在外國生活過的我,一定會到訪的地方。

上次,細說了英國的唐人街,加埋夏威夷的一個。這一次,隨著美加西岸之行結束了,我重點介紹是次旅程,我接觸過的唐人街,包括 San Francisco (三藩市)、Portland (波特蘭)、Seattle (西雅圖)、同 Vancouver (溫哥華)。

San Francisco


說美國的華人文化,相信要由這一個人人稱為舊金山的三藩市說起。這是北美州最老的唐人街之一,亦是面積最大,最繁華的唐人街。此唐人街早於1840年代建立,經過了過百年的歲月變遷,這是早就變成了一個華人生活的社區。

(photo from Wiki)

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

坪石邨的大酒樓 - 怡軒酒家

今時今日在香港飲茶,若是想起懷舊點心的話,好多人都會想起一些老字號酒樓,及在新界的墟鎮找,又或者要特一些高級酒樓做起懷舊點心時才有機會品嚐到。

我原本的目標不是懷舊點心,如果我要懷舊點心,在坪石邨轉車的我一定會想起對面的牛池灣村。是日,在坪石邨,我只想一試邨內的酒樓《怡軒酒家》,而我想也沒有想過,這是一個開心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