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7日 星期四

北京故宮博物院 - 鐘錶館篇

《北京故宮博物院》,除了原地重置大部份的宮殿令人嘆為觀止之外。當中有一個主題展覽館,更令人感覺到有點不可思議。這一個展館,位於故宮「奉先殿」內的《鐘錶館》,珍藏了至乾隆時代起,各地進貢給清皇帝的大部份鐘錶。這一個要額外多收10元入場費的展館,我們未入門口前已經知道,這是一個不可錯過的地方。


說中國的鐘錶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萬曆年間,當年利瑪竇來到北京,為皇帝帶來了一大一小兩座自鳴鐘。這兩座自鳴鐘成為皇宮收藏的第一批鐘錶。



到了清朝,由順治帝起到乾隆帝,皇室對鐘錶的興趣有增無減,他們想方設法收集各種各樣的珍奇鐘錶,賞玩鐘錶成了皇室成員的一種時尚。

外國使團和傳教士每次進宮,都會攜帶着精美的鐘表呈獻給皇上。而歐洲制表商也看準了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並按照中國人的喜好,專門生產銷往中國的鐘表。亦因為乾隆帝是一個鐘錶迷,令到清宮中的收藏越來越多。不過到了嘉慶帝,就立例禁止各方再贈鐘錶了。因為嘉慶帝視鐘錶及珍品為無用之物,而且,清朝的國力,也開始衰退。

後人點算了一下,故宮收藏的鐘錶,超過2,200件。而《鐘錶館》只展出,少部份有特色,修好並可以繼續運行的鐘錶展品。



故宮的鐘錶,來至五湖四海。當中,最多的是英國製的,也有法國、瑞士,以及宮廷自製及來到廣州鐘錶製造商的出品。

然而,從《鐘錶館》的擺設中,清朝皇室,偶爾也喜歡西洋一下。展覽的西洋檯凳,我沒有細閱是那個時期的了,只可以見得,皇室雖然是保守封建,但內心,其實是開放及接受新事物的。




清皇宮收藏的鐘錶,許多都有其獨特的故事。不單是因為皇帝們愛收藏啊,許多珍品,也許是國內外使臣進貢給皇后、太后賀壽的贈品啊。

一入場,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系列的法國製鐘錶。寫文章是留意到,通常小型的,他們稱為錶,比較大型的,才叫鐘。面前的銅燈塔式座錶及汽船式風雨錶,由於顯示時間的錶面不大,所以稱為錶。



銅制熱氣球式鐘,很精緻地運用銅線去把那載人的籃子吊起。看了典故,此鐘的設計是出於當時歐洲流行乘熱氣球去探索大氣的奧秘。



銅鍍金琺瑯圍屏式鐘,這是一個以法國式屏風來設計的鐘。看了少少介紹,這是由一家叫 "J.Ullmann & Co. HongKong. ShangHai. TienTsin" 的公司製作,明顯地,這鐘是針對中國市場而製造的。



鳥音山子水法鐘,是一個模仿大自然景色的鐘,鐘的主體,是梅樹,而梅樹中是有小機關的,報時的時候,樹上的翠鳥同蝴蝶會飛的啊。非常之精緻。



黑漆描金樓式鐘,造型就是一間屋。這是是著名瑞士鐘錶品牌,Bovet 的出品。



整個《鐘錶館》藏量最多的,是英國製的鐘錶。當年,英國進貢的鐘錶,機關多多,令當年的乾隆帝迷上了鐘錶這一個玩意。

銅鍍金轉花自鳴過枝雀籠鐘,用上了當時的水法技術來轉動鐘內的擺設。(在一個齒輪的長軸上固定一個透明的螺旋形玻璃柱,在機械帶動下轉動起來看似流水,人們通常把這個裝置稱之為水法。)



銅鍍金園丁蒔花鐘,鐘內的的布景人會不斷地走到,亦有音樂的演奏。是一個音樂盒同鐘錶的合體。



銅鍍金四象馱轉花水法鐘,又是一個音樂盒同鐘錶的合體,再加上水法的運用,令中間的玻璃柱形成一個像小瀑布的場景,動物同人會不停地轉。



銅鍍金人指時刻分鐘,鐘內的各人物會按時、分、秒三個不同的速度轉動。每逢正點,位於第四層的敲鍾人會報時。



銅鍍金鏡面人打鐘,下層是一個布影畫箱,打開後會有人物在箱內的舞台起舞。鐘上弦後,鐘上的五人左右轉動,協調地敲打鐘碗作樂。



銅鍍金花瓶式錶,又是一個底座有人物走動的鐘錶。頂上花瓶的花,更會開合的啊。



銅鍍金象拉戰車樂鐘,這是全場矚目的其中一個鐘。這是一個會移交的鐘,大象下其實有一個車輪,上弦後,鐘、象眼同車輪會動,而這鐘設計是彎彎的,會按照指定的弧度,轉圈。




銅鍍金綠鯊魚皮天文表,這個大型的鐘錶,由底座、星盤同鐘錶三個部份組成。底座有象徵宇宙的星盤,星盤上用中文解釋了12個星座同12個月份,頂上有一個小錶。上弦後,底盤的房屋、人同馬匹會轉動,星盤上的行星會圍著太陽運行,月球會圍著地球轉。這一定加深了乾隆帝不少關於天文地理的知識。




銅鍍金象琵琶擺鐘,鏗底是獅子,樂箱內有一個會轉動的風景畫。鐘的大象,上弦後,眼睛、耳朵、鼻子及尾巴都會動起來。



銅鍍金象馱寶塔變花轉花鐘,鐘的所有機關都藏在象身內,上弦之後,象的每一處都會轉動的啊。象身上的轉輪會出現不同的花式,頂層的柱會時方,時圓,可見得造錶者的技術精湛。



銅鍍金鹿馱轉花變花鐘,或層的樂箱會變出四種不同的顏色。頂上的花也會轉動。



銅鍍金四羊馱錶,這是一個會報時的鐘錶,也是一個化妝盒,更是一個音樂盒。很是實用的一個鐘錶啊。



銅鍍金嵌琺瑯祥禽報瑞鐘,鐘有好幾幅琺瑯畫。琺瑯,基本成份是石英,長石,硼砂同氟化物,同琉璃差不多,許多鐘錶的畫,都是畫在琺瑯上。



銅鍍金人戲獅象馱鐘,是一個樂箱鍾,鐘上的舞台用上了水法,上弦後,水法轉動,舞台內的人會表演。



銅鍍金自開門人打鐘,上弦後,上層的門會自動打開,鐘內會有一人敲鐘報時。演奏完一曲,上層的門亦會自動關上。



洋瓷雕飛仙人鐘,陶瓷製的鐘,是一個以愛神丘比射圍繞著少女來做主題,很精緻。而且也是少有的陶瓷製鐘。



銅鍍金嵌琺瑯容鏡錶,底是音樂箱,箱的四面有琺瑯畫,橢圓形鏡中心有一個小錶。是一個梳妝台的小擺設。



館內最人氣,最具名氣的鐘錶,就是這銅鍍金寫字人鐘。上弦後,鐘最頂層有兩人會拉開『萬壽無彊』四字。下方的一層,那人偶會在每3、6、9、12時打鐘。底層,就是一個會寫字的機械人。那機械人會寫出『八方向化、九土來王』,而且字跡非常之公整。此外,機械人會邊寫字,邊搖頭,十足一個書法家。

可惜,這兒的鐘錶不會隨便啟動,會看他真正的光彩,就是看《鐘錶館》內播放的紀錄片了。




之前說的,都是歐洲製作,賣給皇室或贈送給皇室的。然而,鐘錶傳入中國之後,當然有中國人會把這些東西研究一番。差不多同一個時期,就出現了廣州、蘇州同清宮造辦處製三處國產鐘錶。而廣州出產的『廣鐘』更是最早出現的國產西洋鍾。

銅鍍金琺瑯葫蘆頂漁樵耕讀鐘,包含了當年流行的水法、發條、塔輪、鏈條等動力裝置。可以見得『廣鐘』的水平,已經可以媲美歐洲。



銅鍍金轉柱太平有象鐘,鐘錶部份同表演部份是分開上弦的。藍色的鐘面是琺瑯製的,顏色非常鮮艷。



銅鍍金空中仙閣祝壽鐘,底座像是一個海,海中有一巨龍的頭部。口中噴出水法,龍口支撐上方的樓角,內有壽星同八仙,似是八仙過海來賀壽的意景。



轉花亭式捲簾白猿獻壽鐘,綠色的琺瑯,據說是廣東獨有的。鐘底的布景是三隻白猿捧著珊瑚同仙桃。這是一個送來賀帝后壽辰的鐘錶。



銅鍍金琺瑯倒球捲簾轉人鐘,用上了藍色的廣琺瑯做鐘面,中層是一個歐洲田園風光的絲織簾子,啟動後,簾子會捲起,停動一下又會捲落。底層的人,每一層四角的花球,都會隨著鐘的音樂而轉動。



銅鍍金琺瑯三人獻壽鐘,底層有十二個可轉動的人。其中一人手持『萬壽無彊』,中層亦有一搞鐘人奏樂,是一個很熱鬧的場景。



銅鍍金琺瑯樓攀杠人鐘,每逢正點,錶面上方的人會報時,每次報時,整個鐘的所有能動的地方,都會轉動一會兒。



銅鍍金自開門壽星葫蘆式鐘,音樂起時,鐘底會打開門,壽星扶杖左右晃動,靈芝仙草、仙鶴、鹿、佛手等從兩旁移至中間,寓意福祿長壽。平台上水法轉動,如波濤四起,葫蘆瓶似在水中漂動,寓意四海昇平。



民間學會了西方的技術,造出了精美的鐘錶。清宮內人才濟濟,當然也不缺造鐘錶的高手啦。所以,清宮造辦處製就設有做鍾處,集中全國優秀工匠到北京製作鐘錶。

黑漆彩繪樓閣群仙祝壽鐘,此鐘造型為木胎黑漆彩繪二層樓閣。一層正中為雙針時鐘,寫有“乾隆年制”的鐘盤上飾以造辦處特有的黃色琺瑯。此鐘共有7套機械系統,分別控制走時、報時、景箱內的活動裝置等,具有相當高的技術水準。

乾隆年間,造辦處做鐘處薈集了一批具有專業知識的西洋鐘錶匠和機械師,此鐘即可體現他們的水平。造辦處活計檔記錄了這件鐘的製作時間和過程,從乾隆八年十二月接旨著手設計到十四年正月完工,歷時五年多。



木樓轉八仙塔式鐘,塔為13層,每層內簷下的走廊上站立八仙人物,而塔基座上圍玉石欄杆。上弦後啟動,在樂曲伴奏下,八仙交錯轉動,也就是,奇數層1、3、5、7、9、11、13順時針方向轉,偶數層2、4、6、8、10、12層則逆時針方向轉。



紫檀嵌琺瑯重簷樓閣更鐘,鐘體為紫檀木製,重簷樓閣式樣,須彌式台座。白日走時、報刻、報時,夜間打更,打更前先調好節氣盤與定更盤。由於一年之中不同的節氣使起更時間、更間長短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通過定更盤和節氣盤起調節作用。每夜起更和亮更都敲108響,亮更結束後,通過人工使打更的滾輪恢復至原處,以便次晚照常打更。更鐘通過精確的機械結構將中國傳統的夜間計時方法應用在鐘錶上。



彩漆嵌銅活鼓字盤鐘,從此鐘的造型及所嵌銅裝飾可以見得,清宮造辦處做鐘處用歐洲鐘的外殼添配鐘盤、鐘的構件後組裝而成。而改造鐘錶是乾隆時期做鐘處的主要任務之一。



說簡單又很詳細地介紹了當日吸引我停留欣賞的鐘錶了。我可以說,每一個鐘錶,都是獨一無二的無價之寶。而且幸運地,這些鐘錶沒有被運走及破壞,而且許多都能夠修復,令我們可以重見古時工藝的精細,精緻。《鐘錶館》,可以說是一個看不厭的主題博物館。

景點名稱:北京故宮博物院 (鐘錶館)
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北京故宮博物院奉先殿
網址:https://www.dpm.org.cn/pavilion/225322.html
網址: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clock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