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報紙!!! 咁大件事!!! 不過,這一次不是搞了什麼衰野而俾人登上報紙,這一次是受到《經濟日報》的邀請,接受訪問及當場為他們介紹一間餐廳而已。
說一說,這只是我第三次在書刊及報章上出現,第一次,是 Openrice 的十年慶,我特別為他們出版的《開飯十年》撰了一文;第二次,就是《新假期》,當時還遠在深圳工作的我,得到該雜誌記者的 e-mail 訪問,為他們的深圳遊小冊子介紹了好幾家有特色的餐飲食肆。
前兩次,都只是協助式的小小 credit,作為一個比較低調的 Blogger,正正宗宗以 Blogger 身份去幫雜誌報社撰文或幫忙出面介紹美食,總覺得《這些機會不屬於我的》,而我也不渴求。
這一次,突如期來收到了《經濟日報》記者的電郵,打算同我做一個訪問,及建議我推介一家餐廳一起用膳及介紹該餐廳的菜式。
膽粗粗的回了電郵,膽粗粗地竟然同記者談得上,大家夾好了天時、地利、人和,我們來到了長沙灣的《好‧廚房》見面。
而就在2013年10月29日當天,我見報了.........
原本的建議是說去介紹一間素食館子,可是我建議的素食館子已經被他們報導過,我在一個健康飲食的原則下,也為了跟我一同前往接受訪問的內子,選擇了素食 friendly 的《好‧廚房》。在那一段報導中,也特別地有一個小篇幅,讓我同太太介紹好幾家素食館子,包括屯門的《大力水手》,中環的《Soland》及尖沙咀的《Dickson Yoga Vegetarian Kitchen》;另外就以我在深圳上班的那半年,在落馬洲周邊找到的,古洞《錦溢茶樓》及新田的《福喜員工點心燒味飯堂 》,把我以前食過最隱世的餐廳,簡單地介紹。
當日食的東西,報紙上已經報導了,而且大部份菜式我都在之前為《好‧廚房》寫的兩篇文章介紹過了,所以我是不會在這一篇文章介紹食的。而這文章的後半部,也不是主要去談這一次訪問的經歷,而是好多人都想知道的,為何我叫《陳真》? 我為何要《尋找隱世的味道》?
為何是《陳真》
我是李小龍迷嗎? 不是,李小龍的電影,我只看過三部,《精武門》、《死亡遊戲》及《唐山大兄》,三套電影當中,我對《精武門》的印象最深刻,也就是說,我對《陳真》這一個人物,印象很深。
記得在英國留學時,也剛好是我兄長留學的最後一年,那一天到他位於倫敦的宿舍收拾時,發現了一支雙截棍,我鬧著玩地竟然可以舞得有聲有色。之後,我就一直收藏那一支雙截棍,閒時拿出來玩玩。
在某一年的大學中國同學會 Christmas Ball 後,我們一班人回到某同學的宿舍,繼續派對。當年,我有點故意的訂做了一套中山裝去參加派對,而回到同學的宿舍,也發現了一支雙截棍,半醉半醒,鬧著玩的我,穿著中山裝把雙截棍舞動起來,眾人都歡喜大叫《陳真師父》,而我當日還說了一句《我讀得書多,你唔好蝦我。》,就因為這事件,我扮《陳真》的事傳到連同市的另一間大學的中國同學會都知,當時我沒有當作一回事,只覺得好玩。而當年的我開始在 Hongkong.com 的 forum 內發言,我一直都沿用《陳真》這一個網名至今。
一切由 Hongkong.com 開始
當時玩 Hongkong,com 絕對不需要負責任的,因為署名上,沒有限制你使用什麼網名,你那一個主題/回覆,喜歡用那一個名代表你,就用那一個名字代表你。監管不足的 Hongkong.com ,每一天都會被那些什麼《Lampe Berger 大單》洗版。
平常,我都是以《陳真》留名,但按個別的主題,當時的我會用上其他的名字。當年在該版,一人分飾幾角,以《陳浩南》等古惑仔人物,與其他網友連載了一個古惑仔足球的故事。
再以《浪子劍客 - 不定》打了首油詩如下﹕
浪子吟
浪子不堪回首夢魘中,
浪子回頭不見彼岸花,
浪子三月沒有下揚州,
浪子跑到蓬萊欲升仙,
浪子過海遇見泥菩薩,
浪子相會八仙杏花樓,
浪子淺酌只欠夜光杯,
浪子花中笑藏一壺酒,
浪子拋磚引來顏如玉,
浪子雪中送上相思炭,
浪子夜闖華山偷寶劍,
浪子放下屠刀不弒佛,
浪子一葉輕舟入雲霄,
浪子誤入桃園登極樂,
浪子獨自快樂不思蜀,
浪子冥想得道會周公,
浪子醒來已到玉門關。
最可愛的還是,當年人人捉拉登時,我以《旅港印僑阿杜拉》發表了一句《拉登昨天曾到我家拉屎》而令到有不少人問我是否住重慶大廈。
Hongkong.com 已成歷史,之後的我,無論在香港或國內的論壇,均以《陳真》或《陳真師父》為名。開心,用慣了,就繼續用吧。
食家《陳真》的誕生
我的第一篇食評,要數回2007年的八月份,那一次,緊張地為兄長的生日尋找一家理想的西餐廳,也是我第一次利用 Openrice 這一個網站找到餐廳。那一家是現在已經結業了的,位於西灣河的《Beira Dos Namorado》,那一晚,因為一個服務周到的 Staff 而令我我們的那一餐吃得份外的開心,回家後,忍不住要為這一家餐廳作出一個小評價,而這一篇文章,就成為了我寫食文的開始。
不 forward 連結了,因為當時的文章,實在不能登上大堂。
在這兒,的確是要多謝 Openrice 的,沒有這一個飲食網站,也沒有可能重拾我對寫作的興趣,亦不會有今天的《陳真》及《尋找隱世的味道》。
《尋找隱世的味道》
《尋找隱世的味道》,《尋找隱世的餐廳》,《尋找隱世的食肆》,最後都覺得《尋找隱世的味道》比較好聽。好明顯,我是看了《尋找他鄉的故事》才把《尋找隱世的味道》這一個名字聯想出來的。
我介紹的第一間隱世食肆,是位於中環的一家樓上素食店《Soland》,我在不久之前重新報導過,想看內容就在這兒自己找或回去 Openrice 找吧。
在 Openrice 開始有少少名氣後,我從協助變主動,開始安排大大小小的飯局,起初我是協助友達人《SMASHING PUMPKINS (猛烈南瓜在飯桌)》舉辦《窮鬼飯局》,主題是尋找一些味道好而又可以每人不用100元埋單的食肆搞大型飯局,這一個確實是一個難題。而當年由南瓜帶領把牛頭角下邨的《金利來》幾乎包下來舉行《窮鬼飯局》,的確是整個 Blog 界的其中一個盛事。
而我本人,在《窮鬼飯局》吸收了不少搞飯局的經驗,也開始了我的隱世飯局之旅,由中高檔的私人會所,如《中出會所庭苑酒家》、《五陵會》以及我自認非常成功的《潮州商會》,至真真正正隱蔽的《何二魚排》,這些由我主辦的飯局,都令我十分之難忘。
為食入新界
以尋找隱世的味道為主題,我在 Facebook 開始了一個叫做《為食入新界》群組,專門帶大家入新界,尋美食,頭幾次的飯局,葵芳的《奇香雞》,粉嶺坪輋的《雲泉仙館》以及回到西貢榕樹澳,把《何二魚排》的飯局發大來搞一次,都是一個難忘的經歷。
這些飯局,也奠定了日後我主力紹一些沒有太多人認識,以及一些地點不就腳的餐廳的基礎及主題。
而《為食入新界》之最,就是一次的大帽山行,以行山為主題,先後拜訪了川龍村的《端記茶樓》、甲龍村的《農場鮮奶有限公司》及上村的《金壘餐廳》,雖然一個行程食三餐,但以健康的行山運動行頭,這些新界活動都非常之受歡迎。
《尋找隱世的味道》 Blog
結婚之後,升級為爸之後,因為有家庭在背後,不要說抽身出來搞活動,連朋友安排的飯局也鮮有出席。而就是在這兩、三年之間,寫食評,搞飯局的遊戲,完完全全地改變了,以往在 Openrice "圍威喂" 的日子,早已成為往事,好多朋友都在不同的博客平台上,建立起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文章平台。而飯局,也由自己發起,食飽夾錢埋單,變成了比較商業化,食飽拍屁股走的公關免費飯局。而 "圍威喂" 的飯局不是沒有,只是大多焗限於某某名博客的生日及新年開年飯而已。
友達人不斷地叫我出來,發展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平台,在懶在忙之下,終於在2012年8月建立了《尋找隱世的味道》的博客。
從來沒有想過成功,從來沒有想過以舞文弄墨的方法搵食,寫文章同品美食,一向是我的興趣,所以才決定以隱世美食為主,素食為次的方式,把博客的主題定下來。
我是一個成功的博客嗎? 作風低調的我從來沒有《成功博客》這四個字,《尋找隱世的味道》依然只是我興趣上的美食分享平台。更好的,就是博客沒有限制,我也可以發表一些關於食之外的東西,滿足讀者,也滿足喜歡舞文弄墨的我。
而這一次受到《經濟日報》副刊的關注,是我從來都沒有想過的事情。而這一次的訪問,是我博客生涯的一個強心針,令我更有恆心,更有力量去為大家介紹鮮為人知的餐廳。
我會繼續為大家《尋找隱世的味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