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我們就來到一個充滿歷史味道的地方了。在車上看看地圗,原來這地方叫 Terme di Caracalla (卡拉卡拉浴場)。此時,我想起了日本紅星 阿部寬 了。想起 阿部寬,又身在羅馬,就會想起他的名作,羅馬浴場。
可是,這景點不在行程之列,我們在車上欣賞好了。也幻想,阿部寬會穿越來回古日本同古羅馬。
轉個彎,我們就見到代表著羅馬,代表著李小龍 同 Chuck Norris 的《羅馬鬥獸場》(Colosseum / Colosseo) 了。
《羅馬鬥獸場》又名 羅馬競技場。是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橢圓形角鬥場。未落車,我們已經感受到這一個鬥獸場的宏偉。一行近,就已經被這一個古老 Stadium 的震撼感迷到了。
這 Stadium 共有三層看台,據說,是可以容納五萬至八萬觀眾的。若以現時的全坐位,歐洲式標準球場來計,相信這也是一個三萬人左右的球場。
此外,我一直以為鬥獸場是圓形的,直至的行到某一角,發現弧度不同,才知道,《羅馬鬥獸場》,是橢圓形的。
因為要排隊,因為要收費,也因為是跟團來走馬看花。我們就沒有進入鬥獸場的內部參觀了。只能找個洞,在外偷窺入去。而我們也簡約地看得到,感受得到,當年戰馬車,人獸鬥的升腥感覺。及看台坐滿人的熱鬧感覺。
而,鬥獸場不是這一帶的單一歷史建築。周邊,更是一系列的地標性古羅馬建築群。而就在鬥獸場的旁邊,有一個凱旋門的建築。這一個凱旋門,名叫《君士坦丁凱旋門》 (Arco di Costantino)。是當年君士坦丁一世大帝,為紀念在米爾維安大橋戰役 (Battle of the Milvian Bridge) 的勝利而建造的。
相比著名的巴黎凱旋門,這《君士坦丁凱旋門》沒那麼宏偉,但這《君士坦丁凱旋門》建於公元 315年,比巴黎凱旋門早建成超過一千年啊。
在鬥獸場的對面,是維納斯和羅馬神廟 (Tempio di Venere e Roma)。由於時間不足的關係,我們只是遠眺。這是幸運女神維納斯的神廟。天主教成為國教之後,於16世紀改名為聖方濟加堂(Santa Francesca Romana),納入羅馬cella 作為鐘樓。
逗留了一段算長不長,算短不短的時間後,我們到達羅馬最市中心的地帶遊覽了。而羅馬市中心的行程,就真的是走馬看 "名勝" 了。我們下車後的第一站,就是最人氣的《Fontana di Trevi》(特雷維噴泉),大眾稱其為《許願池》。
《許願池》,的確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標。在繁華市中心內的一個小廣場,有一個清澈而富有藝術氣色的嘖水泉。無可口非,是遊覽羅馬的一個必打卡位。中間的歷史不多說了,只知道這是古羅馬的食水水道的終點。
《許願池》是羅馬最大的巴洛克風格噴泉,也有傳說,投下金錢,會事事順利。如今,早已經不允許民眾投擲錢幣了。也不許民眾在夏天跳入水池。所以,今時今日看見的水池,份外的清澈。
在《許願池》的對面,有一座教堂。Santi Vincenzo e Anastasio a Trevi,中文譯為《聖味增爵聖亞納大教堂》。
在歐洲,任何一間教堂都有祂們獨特的宏偉感。這一個看起來好像是很小的教堂也不例外。一入去,原來是一個空間感十足的巴洛克風格教堂。
於1650年建成的教堂,翻查了資料,原來從西斯都五世到良十三世共25位教宗經防腐處理的心臟保存於此。
看完《許願池》,在前往《萬神殿》的半路中,我們在Tempio di Adriano / The Temple of Hadrian 《哈德良神廟》 停下了。
這《哈德良神廟》早已經不存在,剩下的,只是我們看見的幾根柱子。神廟柱子後,現時是羅馬證券交易所的外牆。
再行一段路,就到達另一個旅遊書上的景點了。這就是著名的《萬神殿》 (Pantheon)。不過,我們只是外觀,大家在門前打打卡就算 "到此一遊" 了。《萬神殿》,原是一間古羅馬神廟,供奉羅馬神話中的眾神,後來再變成一間天主教教堂,並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而羅馬神話同希臘神話有好多共通之處啊。
羅馬市區遊的最後一站,就是納沃納廣場 (Piazza Navona)。來這廣場的原因,就是廣場的中央有著名的《四水噴泉》(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四水噴泉》代表文藝復興時代地理學者心目中四大洲的四條大河:非洲的尼羅河,亞洲的恆河,歐洲的多瑙河和美洲的拉普拉塔河。四條河以擬人崇拜的方式在噴泉呈現。
另一個嘖泉,叫 摩爾人噴泉 (Fontana del Moro),描繪一個摩爾人站在海螺殼中, 與一隻海豚摔跤。
在廣場一旁,有一個可免費參觀的建築物啊。這建築物叫做 聖依搦斯蒙難堂 (Chiesa di Sant'Agnese in Agone)。
此教堂,是一座 "Basilica" 原來天主教的 "教堂" 大概分了四個等級。有聖殿 (Basilica)、 主教座堂 (Cathedral)、教堂 (Church)、聖堂 (Chapel)。聖殿,是最高級的一種,而這一個 聖依搦斯蒙難堂,同之前外觀的《萬神殿》都屬羅馬市內的 "乙級宗座聖殿"。可是,現今的主教座堂 (Cathedral) 的等級,已經比 "乙級宗座聖殿" (Basilica Minor) 高。
最後,最後,我們一直行,一直行,行到去河邊的一處,才可以登上旅遊巴。在意大利坐旅遊巴,不再是景點門口上車落車了,而是要在指定的旅遊巴停泊點上落,所以要不斷行,不斷行。許多的地方都要用腳去感受的啊。
羅馬非一天建造,但我們用半日玩晒。就是我對這次羅馬旅程的小總結。之後,我們依然是在羅馬 City 的。午餐後,我們就要進入另一個國度了。 另文分享。
城市:羅馬 (Rome / Roma)
景點名稱:羅馬鬥獸場 (Colosseum / Colosseo)
地址:Piazza del Colosseo, Roma, Italy
網址:https://colosseo.it/
網址:https://colosseo.it/
景點名稱:君士坦丁凱旋門 (Arco di Costantino)
地址:Piazza del Colosseo, Roma, Italy
景點名稱:許願池 / 特雷維噴泉 (Fontana di Trevi)
地址:Piazza di Trevi, Roma, Italy
地址:Piazza di Trevi, Roma, Italy
景點名稱:聖味增爵聖亞納大教堂 (Santi Vincenzo e Anastasio a Trevi)
地址:Vicolo dei Modelli, 72, Roma, Italy
景點名稱:哈德良神廟 (Tempio di Adriano / The Temple of Hadrian)
地址:Piazza di Pietra, Roma, Italy
景點名稱:萬神殿 / 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 (Pantheon / Santa Maria ad Martyres)
地址: Piazza della Rotonda, Roma, Italy
景點名稱:納沃納廣場 (Piazza Navona)
地址:Piazza Navona, Roma, Italy
景點名稱:聖依搦斯蒙難堂 (Chiesa di Sant'Agnese in Agone)
地址:Via di Santa Maria dell'Anima, 30/A, Roma, Ital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