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包 (割包),到過台灣逛夜市的朋友,未食過都一定會聽過。通常都是路邊小攤,把熱辣辣的一個夾形的蒸包,中間夾一片鹵肥肉,非常香口的。
我第一次接觸《割包》,是在多年前,也是第一次跟團到台灣,逛高雄的六合夜市時,導遊介紹的。他還不文地說出一個笑話,話說曾有一個香港遊客看見《割包,免下車,即割即走》高聲說《原來台灣的醫術已經進步到這一個地步》....大家都笑了。
近日,台灣的這一種高明醫術終於傳入到香港啦,灣仔的這一間《Bao Wow》就把台灣的這一個傳統手藝,經過改良之後,造福港人。
沒有中文名字的店,只有一個《Bao》來表明他們賣的是中式包子,入到店內,這東西給我的感覺並不是中國 feel,高檯高凳,食包配汽水,再加上滿口洋文的華籍店員 (也許是店主),頓時,心中一問,這地方正不正宗,是否一間騙老外的食店呢?
割包,通常都是外賣走,拿著包子周街食。留在這地方堂食,個人感覺上會有失風味。正宗的就是用油紙包著,好讓食客邊行邊食。不過,他們先用盒包好,封好。
再而用一個大紙袋,再包好封好,整個感覺絕對不台灣,也不香港,更不是中國、日本、南韓......整個外賣過程,整個落單過程,好外國的《Chinese Take Away》feel。正常地我會說,要一個割包,但竹星妹女店主點都要回答說《Original Guo Bao》,感覺很不自在。
《Original Guo Bao》$58一份,這兒的割包暫不設單個出售。除埋雖然只是$29一隻,但一下子要我吃一雙,作為一個午茶輕食,也許太多了,而本文的 title 是《割包_了、痛!》不是說我做了小手術而痛,而是我花港幣58元買了兩雙在台灣只需要新台幣35-40元的食品而感到肉痛。
味道上,是能接受的。去過台灣夜市食割包的人,一定會覺得這是懷念的味道,豐厚肥美的豬腩肉,比起扣肉、東坡肉更肥。而那片肉,幾乎是沒有肉的,就算是有,都是同肥肉一樣,入口即浴而不油膩,其他配料不評。雖然夾在包子內一起吃那肥豬肉,已經可以叫好,但,味道上始終未夠香,而且這一個價錢的確令我我感覺肉痛。感覺差一點點。
據說,曾有美籍華裔的律師吃過割包之後,在紐約開了割包專門店而放棄了律師的工作,從始,台灣的割包就在美國紅起來。而灣仔的這一家《Bao Wow》,就是那一種中國食品在外國發揚光大後再回來的店。把傳統小食包裝好,再以西式食品的形式回流,可是十分之有新意,但同樣地又失了中國的意義。
割包啊! 割包啊! 我的確是愛死這一個味道,不過,我還是喜歡傳統台灣版的,美版的不是不好,只是《Bao Wow》割包令我的錢包叫痛而已。
我終於割包_了...但....痛。
餐廳名稱﹕Bao Wow
地址﹕灣仔大王東街28號2號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