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地方也找到我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細說 Chinatown 2 (美加西岸篇)

多年前的一篇唐人街說過,唐人街是在外國生活過的我,一定會到訪的地方。

上次,細說了英國的唐人街,加埋夏威夷的一個。這一次,隨著美加西岸之行結束了,我重點介紹是次旅程,我接觸過的唐人街,包括 San Francisco (三藩市)、Portland (波特蘭)、Seattle (西雅圖)、同 Vancouver (溫哥華)。

San Francisco


說美國的華人文化,相信要由這一個人人稱為舊金山的三藩市說起。這是北美州最老的唐人街之一,亦是面積最大,最繁華的唐人街。此唐人街早於1840年代建立,經過了過百年的歲月變遷,這是早就變成了一個華人生活的社區。

(photo from Wiki)

當我們駒車在晚上的唐人街穿穿插插時,望向兩旁的商店,你只會覺得,你身處的,是馬來西亞某城市。



泊好車,慢慢行,晚飯時間開始了,有好多好多的店舖都正在關門,我們開始感覺到,這不是一條唐人街,是一個真真正正的華人社區。




第二天,我們於大白天再來唐人街,這時候,讓我們看見了舊金山華埠的繁華,我們行在大街上,雜貨店,生活用品店林立,更有燒臘店在街上叫賣。整個地區,是一個很成熟,很獨等的商圈。



在三藩市的唐人街,廣東話是通用的,因為當年賣豬仔來到找"金山" 的人,大多數都是廣東一帶的人,包括四邑,台山,潮州等等。所以,唐人街內,有不同的地區商會。我眼前的,是潮州人的商會,但始終,台山,中山,四邑五邑一帶的勢力比較大。而且,長輩常說的金山阿伯,有一個名句...就是 "我係台汕人哇....."。



我記得,倫敦唐人街有星島日報的報館,出版以當地新聞為主的中文報紙,而三藩市唐人街的星島日報報館,算是幾有規模。



三藩市唐人街的另一點滴,就是有專招待華人的酒店。之前在電視的旅遊節目中看過,可是印象不深,但我們一見到這一家《Sam Wong Hotel》時,立即令我們想起該旅遊節目所介紹的,雖不知是不是 exactly 這一間,但早已經感覺特別。

另外,漫畫中的華英雄,是不是就是住在這一間酒店呢? 咦! 中華英雄的故事在紐約,不是三藩市啊。



同全世界有返少少歷史的唐人街一樣,區內的每一條街,每一條小巷,都有中文名。不過,留美華人的翻譯,不知為何,令我感覺到,非常之澳門。



而且,唐人街,同市中心商業區的 Union Square 其實是毗鄰,這有少少認驗了,唐人街往往都是出現在該城市的最繁華地段。

San Francisco (Irving Street)


在三藩市遊玩的第二天,我們因為越南牛肉粉,我們因為去了《金門公園》而來到《Irving Street》。位於三藩市的Sunset District,這《Irving Street》的其中一段,是一條 non-official 的唐人街。



《Irving Street》,同樣是一個廣東話通用的小社區,不過,我可以說,這是一條越南華僑街會比較貼切少少。



《Irving Street》的中國味沒《Chinatown》那一邊咁重,這兒是西式商店夾雜中式、越式商店的一個小地方。



當然,也沒有那麼熱鬧。之不過,作為華人,生活在這一區,要辦中國食物,要食中餐,要買中國雜貨,的確不需要走出唐人街。




三藩市的華人文化,有歷史,有規模,早已經成為了一個獨立的社區,當地的《唐人街》同我在《夏威夷》見過的一樣,是一個華人生活的小社區。

Portland


我由南數上北,第二個要介紹的《唐人街》是位於波得蘭的。本來,波得蘭唐人街不是我們行程 plan 之內,是因為大家不想立食美食車而轉身來《唐人街》找中餐食。

《唐人街》位置是波得蘭的 Old Town,是市中心的舊區,因此,唐人街也顯得特別的舊,而且沒有人氣。



這唐人街是於1922年左右開發的,相比於美加西岸的其他唐人街,顯得細及不繁華。而且我可以說,唐人街大多都是呃鬼佬的食肆。單是大大個餐廳招牌,仲可以大大聲用 "Chop Suey" 做招徠.......好....大家食雜碎吧.....



明顯地,波特蘭的唐人街沒什麼人氣,而且帶出了一種西部小鎮的滄桑感。這一種滄桑感,可能是這區的華人人口已經不比以前的,而且,更完善的唐人街,只是位於三小時車程的西雅圖。

Seattle


西雅圖,是美國西岸的其中一個重要城市,是一個國際的大都會。不過,因為發展得比較後期,所以整個城市,當然也包括唐人街,都比較新。

這《唐人街》,位置的地方叫做 International District, 這一區,包括了 Japan Town 同 Little Saigon,是中、日、越三個不同民族的亞洲僑民聚集營商的地方。



在山腳的唐人街,是食肆林立的地方,我們食同買中國雜貨,甚至太太兄長找中醫師,都在山腳的唐人街找到。而且,說過同 Japan Town 是相鄰的,馬路的對面,就有日本餐廳,而太太兄長工作的日本超市 "Uwajimaya" 也就在唐人街範圍之內。而 "Uwajimaya" 早在 1928年已經在西雅圖的 Tacoma 開業。



改天,我們準備買些中國肉食蔬菜,回太太兄長的家準備大食會,我們拜訪了好幾家雜貨店,如沒有跟車拜訪這一家名叫 "好好" 的店,我也不知道,唐人街的店舖是沿著分隔 Japan Town 同 Chinatown 的大馬路伸延至山上的。



舊式的雜貨店,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小型的街市,也可以說,這是 "佳寶" 的外國版,新鮮的,雪藏的....總之大江南北的東西,都有齊。






難怪太太的兄長說不用再寄飲飲食食的東西來了。因為這兒什麼都有。(以前他們在德州小鎖,我們會定期寄些港貨給他們的。)

Vancouver


再北上,就是加拿大的溫哥華。溫哥華,出晒名華人多,新、舊的移民都多。之不過,這一個建立於1887年﹐說是面積僅次於三藩市唐人街的華埠,今時今日,因為 Richmond (列治文) 華人社區的發展而直接令到這唐人街失色了許多。

(Photo from Web)


本來是一個霓虹光管高高掛的色彩世界,但隨著華人社區的遷移及溫哥華政府的禁令,令晚上充滿霓虹燈光的繁華社區,變得冷清清。



當地的朋友說,唐人街是一個不太值得去的地方,但當我們遊覽完 Gastown,急著吃中式晚飯,也就踏足了《唐人街》。



溫哥華的《唐人街》,地方是大,在中央仲有一個大廣場,比起以斜路為主的三藩市唐人街,顯得更加之實用。



我們來的時候,只是晚上的六、七點。雖不在主街,但在這一條充滿中國店舖的街道,感覺是冷清清的,半點繁華氣氛都沒有。當地的朋友說,現在的加拿大華僑,只會去 Richmond,唐人街就只有老一輩的華僑才會來。




地方大,亦欠缺了生氣,若不是對溫哥華有一定的歷史地位同價值,相信,這一條唐人街,會更加之冷清。

Richmond (No.3 Road)


回說我們到達溫哥華的第一站,我同朋友約好見面的地方,是溫哥華大都會區中,最多華人居住的衛星城市,列治文。

列治文,在眾多溫哥華回流的朋友口中聽得多,說在這一個小城市生活,基本上不需要使用英語。我有少少後悔沒有沿途在街外拍照,因為,我一進入傳說中的《No. 3 Road》、《Westminster Highway》,就如下圖中,路的兩旁,都充滿了中文的廣告牌,而在街上行走的,全都是華人。



Richmond ,更是當地飲茶的好地方,若不是朋友一早幫我們訂了檯,我們也沒有機會品嚐當地的點心美食。



下次有機會再來溫哥華,相信我們都會在列治文,解決我們對中餐的需要。

這一次美加之行,對唐人街的感覺的確是大開眼界。可惜,我沒有去到溫哥華對岸的 Victoria,相傳是加拿大第一條成立的唐人街。另三藩市周邊的 Oakland、Sacramento、Stockton 也有個有相當規模的唐人街。

下次有機會,再遠赴美國,我的行程應該會包括東岸,到時有機會,再感受一下美加東岸的華人文化及生活。再去了解一下 "金山阿伯" 同 "亞美利堅叔叔" 的旅美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