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地方也找到我

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

無名勝有名 - 大埔北盛街新記士多

現在的我,依然都算是大埔人一個,而且間中性都會游走於太和邨及大埔墟之間。然而,這一帶,就是歷史上的太和市所在,最早期的大埔街市。至今,這兒的富善街,依然是大埔墟人流最旺的市場,但周圍的街道,旁邊的南盛街同北盛街,昔日的繁盛已經不再了。

而橋頭,歷史上指的就是現今的經重建,成為一條富中國色彩的行人專用橋,廣福橋。而在林村河上,同款式的橋一共有三座,一是剛才所說,通往政府合署的廣福橋;二是連接太和邨巴士站的太和橋;三是連接錦石村及太和村的,錦和橋。

在錦和橋的橋頭,有一家村屋茶餐廳;在廣福橋的橋頭,現時是公園,也是昔日大埔大排檔的舊址;在太和橋的橋頭,就有一間沒有名字,沒有招牌的鐵皮屋,每一個早上都坐滿食客的無名店,這一家隱世的食店,值得我去探訪一下。


鐵閘上有一個名字,叫做《樂斯麵包公司》,但細心問一問老闆你們是什麼寶號,也看看牆上的商業登記證,這小小的食店原來是有名字的,叫做《新記士多》。



在新界,尤其在新市鎮的邊緣地或人口眾多的鄉村,不少便民士多都會發展成為有野食的地方,通常都是簡單的餐肉、火腿、蛋,而這一家《新記士多》也就是這一個風格,提供的食品,也就是餐肉、火腿、蛋,粉、麵、三文治,當然,仲有可口的一杯靚奶茶。而早上,據老闆娘口述,平日會有很多去大埔墟搭巴士上班的太和居民來買外賣,週日又有附近多家教會的人,早會後來早餐,原來說是隱世的小店,默默地建立了能維持他們多年的街坊老客。我來時是週日的早上8點半,小小士多,未人齊,但一到9點,開始有些一家大小地前來,把整個山邊圍著的地方,坐滿。



說過只有簡單的餐肉、火腿、蛋,一開始我就來一碗餐蛋麵。午餐肉,用的是普通的圓罐午餐肉,這兩片餐肉,煎得香口,餐肉的邊邊仲帶點脆,雞蛋,薄薄地煎,蛋黃半溶,麵底雖然是普通,但湯底落足了湯粉,也是夠令人滿足的。



加點了一份腿蛋治,出來時,三文治非常之香,香味十足當然是因為蛋的香味。兩次吃蛋,令我發覺這兒的入的雞蛋質素甚好。再者,這一個三文治的切割方法是奇特的,一開開四份,四片正方型的麵包,賣相非常之有趣。我說過這兒有不少教友弟兄光顧,當中也有很多小朋友,切成這樣的細細片,想也想得到,是為了方便小朋友吃而已。



奶茶,一看茶色,就知道是老手的傑作,這顏色表示了這茶有完美的濃度;沒有反光面,代表了奶油的濃度也是夠多的,這一杯奶茶,茶底是滑的,而且用的淡奶夠 cream,香、濃、滑俱全,是完美的一杯 (A perfect cup)。



很喜歡這一種感覺,坐在車流不多的馬路旁,吹大風扇,食公仔麵,嘆三文治,飲汽水/奶茶或凍檸茶。這一種感覺,就是新界的風味。小時候伯父在村子經營的士多,也就是同樣的風格,只是多了租艇同燒烤場而已。

無名勝有名,這一些無名店,確是有他們自家的風格。這也令我再憶起昔日大埔滘松仔園的那一間士多。再細心想,昔日的新界,是充滿著這一類只煮餐蛋麵的路邊士多。

餐廳名稱﹕新記士多 (但鐵閘上寫的是樂斯麵包公司)
地址﹕大埔北盛街33號地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